动脉炎如何治疗
动脉炎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抗凝治疗、血管扩张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动脉炎通常由感染、自身免疫异常、遗传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发热、乏力、局部疼痛等症状。
1、糖皮质激素治疗
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糖皮质激素是动脉炎的基础治疗药物,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适用于活动期患者,可缓解血管壁水肿和疼痛。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引发骨质疏松或血糖升高,须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2、免疫抑制剂治疗
环磷酰胺片、甲氨蝶呤片等免疫抑制剂用于激素效果不佳或重症患者。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减轻血管损伤,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可能出现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3、抗凝治疗
阿司匹林肠溶片、华法林钠片等药物可预防血栓形成,适用于合并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患者。需根据凝血功能调整用量,避免出血风险。服药期间须避免外伤并观察有无皮下瘀斑。
4、血管扩张治疗
贝前列素钠片、西洛他唑片等血管扩张剂能改善局部缺血症状,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和面部潮红,通常随用药时间延长逐渐减轻。
5、手术治疗
对于血管严重狭窄或动脉瘤形成的患者,可能需进行血管成形术或搭桥手术。术后需配合抗感染和抗凝治疗,定期复查血管影像评估恢复情况。
动脉炎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避免剧烈运动和寒冷刺激,注意监测血压变化。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戒烟限酒,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血管影像,出现新发疼痛或发热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