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中耳炎应该如何治疗
小孩中耳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刺、鼻腔冲洗、镇痛处理、生活护理等方式治疗。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过敏反应、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中耳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罗红霉素分散片。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用药,避免耐药性产生。若用药后出现皮疹或腹泻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2、鼓膜穿刺
对于鼓室积液持续超过3个月或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可能需行鼓膜穿刺术引流积液。该操作需在耳鼻喉科门诊完成,术后保持耳道干燥1-2周,避免游泳或淋浴进水。
3、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可减轻鼻咽部肿胀,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每日2-3次冲洗能减少病原体定植,特别适用于伴有过敏性鼻炎或感冒的患儿。家长需指导孩子正确低头侧位冲洗姿势。
4、镇痛处理
急性期耳痛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缓解。温热毛巾外敷耳周也有助于减轻疼痛。避免使用棉签掏耳或滴入未经医生指导的滴耳液。
5、生活护理
哺乳期婴儿应保持45度角喂养,避免奶液逆流。儿童需远离二手烟环境,加强手卫生。流感季节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诱发中耳炎。
治疗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饮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用力擤鼻。观察体温变化及耳道分泌物性状,若出现高热不退、耳后红肿或听力明显下降需立即复诊。愈后3个月内避免潜水或高空飞行,定期复查声导抗检测咽鼓管功能恢复情况。家长需注意儿童有无抓耳、摇头等异常行为,学龄前儿童建议每半年进行耳科保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