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尾骨骨折
尾骨骨折是指尾椎骨因外力作用发生的骨皮质连续性中断,多由跌倒臀部着地、直接撞击或分娩损伤引起。
1、病因
尾骨骨折常见于臀部着地跌倒,如滑倒、高处坠落等意外。交通事故中骶尾部撞击硬物、分娩时胎儿头部压迫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患者更易发生粉碎性骨折。
2、症状
主要表现为骶尾部剧烈疼痛,坐立时加重伴局部压痛。严重者可出现淤血肿胀,排便时因肛提肌牵拉引发疼痛。部分患者存在放射至下肢的神经痛。
3、诊断
通过肛门指检可触及尾骨异常活动。X线侧位片能显示骨折线,CT三维重建有助于判断移位程度。需与尾骨脱位、骶骨骨折进行鉴别。
4、治疗
急性期采用环形坐垫减压,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等口服药物。严重移位需在局麻下行手法复位,慢性顽固性疼痛可考虑尾骨切除术。
5、康复
恢复期避免久坐硬物表面,建议使用充气坐垫。可进行温水坐浴缓解肌肉痉挛,配合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多数患者4-6周后疼痛逐渐缓解。
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使用记忆棉坐垫分散压力。饮食中增加富含钙质的牛奶、豆腐等食物,适度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若出现持续疼痛或排便困难应及时复查,避免骑自行车等可能造成二次损伤的活动。康复期间可进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但需避免蝶泳等需要腰部剧烈扭动的泳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