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后想吐是怎么回事
游泳后想吐可能与呛水、胃肠受刺激、低血糖、运动过度或中耳压力失衡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恶心、头晕等症状。
1、呛水
游泳时误吸少量水进入呼吸道可能刺激咽喉和胃部,引发反射性恶心。建议立即停止游泳,保持坐姿深呼吸,避免剧烈咳嗽加重不适。若呛水量大且出现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排除肺部感染。
2、胃肠受刺激
饭后短时间内游泳会使胃肠供血不足,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冷水刺激也可能引发胃肠痉挛。建议进食后间隔1-2小时再游泳,出现呕吐时可饮用温水缓解。
3、低血糖
游泳消耗大量能量,若未及时补充可能引发血糖降低,伴随冷汗、乏力等症状。建议携带含糖饮料,出现症状时立即补充能量并停止运动。
4、运动过度
游泳强度超过身体承受能力时,乳酸堆积和缺氧可能刺激呕吐中枢。应控制游泳时长和强度,初学者可分段练习并配备浮具。
5、中耳压力失衡
潜水或快速换气可能导致中耳内外压力差,引发眩晕和恶心。可通过捏鼻鼓气调节压力,反复发作需耳鼻喉科检查是否存在咽鼓管功能障碍。
游泳后出现呕吐应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用温水漱口清洁口腔,2小时内避免进食固体食物。日常需做好热身运动,选择水质达标泳池,避免空腹或饱腹状态游泳。若呕吐伴随持续头痛、意识模糊或呕血,需立即急诊处理。儿童游泳时家长需全程监护,发现异常及时抱离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