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腰酸的原因是什么
产后腰酸可能由妊娠期韧带松弛、分娩损伤、缺钙、腰肌劳损、盆腔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钙、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妊娠期韧带松弛
怀孕期间体内分泌松弛素会导致韧带松弛,加上子宫增大对腰椎的压迫,容易引发腰酸。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改变,通常产后3-6个月会逐渐恢复。建议避免久站久坐,使用护腰托减轻腰椎压力。
2、分娩损伤
自然分娩时盆底肌和骶髂关节可能发生劳损,剖宫产手术也可能造成腰部肌肉损伤。表现为弯腰或久坐后酸痛加剧。可通过低频电刺激治疗促进组织修复,配合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
3、缺钙
哺乳期钙需求量增加,若未及时补充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引发腰部隐痛。可通过骨密度检查确诊,建议每日摄入1000-1200mg钙,可遵医嘱服用碳酸钙D3片、乳酸钙颗粒等补钙制剂。
4、腰肌劳损
产后抱娃、哺乳等姿势不当会导致腰肌慢性损伤,疼痛特点为劳累后加重、休息缓解。急性期可热敷缓解,恢复期需加强核心肌群锻炼,避免提重物。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
5、盆腔炎
产后感染可能引发盆腔炎,表现为腰骶部坠痛伴分泌物异常。需通过妇科检查确诊,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阴道泡腾片等药物治疗,配合超短波物理治疗促进炎症吸收。
产后应注意保持正确哺乳姿势,使用哺乳枕减轻腰部负担;饮食上多摄入牛奶、豆制品等富钙食物;每日进行10-15分钟腰背肌锻炼如桥式运动;若疼痛持续超过6个月或伴随发热、下肢麻木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排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定期进行产后康复检查,必要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骨盆矫正和电刺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