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后遗症和危害有哪些
牙齿矫正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和危害主要有牙齿松动、牙根吸收、牙釉质脱矿、颞下颌关节紊乱、复发等。牙齿矫正是通过外力改变牙齿排列的治疗方式,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1、牙齿松动
矫正过程中牙齿受持续外力作用可能出现生理性松动,属于正常现象。但若矫正力过大或患者存在牙周疾病,可能导致病理性松动。牙周炎患者矫正前需先控制炎症,矫正中需定期复查牙周状况。牙齿松动严重时需暂停矫正,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必要时进行牙周夹板固定。
2、牙根吸收
长期矫治力可能造成牙根尖端部分吸收,多数程度较轻且无临床症状。青少年患者、使用过强矫治力或矫正时间过长者更易发生。轻度吸收通常无须处理,严重吸收需通过CBCT检查评估,必要时调整矫治方案。矫正结束后牙根吸收通常不会继续发展。
3、牙釉质脱矿
固定矫治器周围易堆积菌斑导致牙面白垩色斑块,是早期龋齿表现。矫正期间需加强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配合牙线清洁托槽周围。已出现脱矿时可进行再矿化治疗,使用氟化钠护齿剂或含氟漱口水。严重脱矿需矫正结束后进行树脂渗透或贴面修复。
4、颞下颌关节紊乱
咬合关系改变可能引发关节弹响、疼痛等症状。矫正方案设计不当或颌间牵引力过大时更易发生。出现症状需及时调整矫治力,配合热敷缓解肌肉紧张。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严重者需关节腔注射治疗或咬合板干预。
5、复发
拆除矫治器后牙齿可能部分回位,主要因牙周纤维未完全改建或未遵医嘱佩戴保持器。矫正结束后需全天佩戴保持器6-12个月,之后改为夜间佩戴1-2年。复发明显者需重新进行矫正,部分病例可采用舌侧固定保持器长期维持。
牙齿矫正后需严格遵医嘱佩戴保持器,每日使用正畸专用牙刷清洁牙齿,避免啃咬硬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牙龈红肿、托槽脱落等情况及时复诊。矫正期间建议每餐后使用冲牙器清洁,减少碳酸饮料摄入以预防脱矿。出现持续牙痛或关节不适时应立即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