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骨折是怎么回事
闭合性骨折可能由外伤撞击、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重复应力损伤、遗传性骨病等原因引起,闭合性骨折可通过制动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复位、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
1、外伤撞击
直接外力作用如跌倒、碰撞或高处坠落可能导致闭合性骨折。骨折部位通常伴随肿胀、剧烈疼痛和活动受限。治疗需立即制动患肢,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物。
2、骨质疏松
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会增加骨折风险,常见于老年人。这类骨折可能发生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如椎体压缩性骨折。除固定外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3片,严重时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
3、病理性骨折
骨肿瘤、骨髓炎等疾病会破坏骨强度导致自发性骨折。患者可能出现夜间痛、体重下降等原发病症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注射用唑来膦酸抑制骨破坏,必要时行病灶清除手术。
4、重复应力损伤
长期重复动作如运动员训练可能引发疲劳性骨折,表现为局部隐痛和压痛。早期需停止训练并采用弹性绷带固定,配合超声波等物理治疗,疼痛缓解后逐步恢复活动。
5、遗传性骨病
成骨不全等遗传疾病会导致骨质脆弱,轻微外伤即发生多发性骨折。治疗以预防为主,使用注射用帕米膦酸二钠增强骨密度,配合矫形器保护,避免剧烈运动。
闭合性骨折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奶制品、鱼类等富含钙质食物的摄入。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若出现患肢麻木、苍白等异常需及时就医。吸烟饮酒可能延缓骨愈合,治疗期间应严格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