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症状主要有胸闷、胸痛、头晕、肢体无力、间歇性跛行等。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壁脂质沉积引发的慢性炎症反应,症状因受累血管部位不同而存在差异。
1、胸闷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或压迫感。症状常与情绪激动、体力负荷增加相关,休息后可缓解。伴随症状可能包括心悸、气短,严重时可能诱发心绞痛。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可用于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胸痛
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能向左肩臂或下颌放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时,心脏需氧量增加而供血不足会引发疼痛。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可减少血栓形成风险,但须警惕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3、头晕
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粥样硬化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导致眩晕、视物模糊或平衡障碍。症状在转头、起立时可能加重,可能与体位性低血压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关。尼莫地平片、倍他司汀片等药物可改善脑循环,但需排除耳源性眩晕等其他病因。
4、肢体无力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导致间歇性跛行,表现为行走时肌肉酸痛无力,休息后缓解。上肢动脉受累时可能出现持物不稳、手指发凉等症状。西洛他唑片、前列腺素E1注射液等药物可扩张血管,但严重狭窄患者可能需要血管介入治疗。
5、间歇性跛行
典型表现为行走固定距离后出现下肢肌肉痉挛性疼痛,被迫停止活动后数分钟缓解。这与动脉狭窄导致运动时肌肉缺血有关,常见于吸烟、糖尿病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并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站立或坐卧。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摄入蔬菜水果不少于500克,限制动物内脏及油炸食品。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指标,遵医嘱规范使用他汀类、抗血小板等药物,出现新发或加重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