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的症状以及危害
高热惊厥主要表现为体温骤升时突发全身抽搐、意识丧失,可能伴随双眼上翻、牙关紧闭等症状。其危害包括脑损伤风险、反复发作倾向及潜在癫痫转化可能。
1、典型症状
高热惊厥发作时常见突发性全身强直或阵挛性抽搐,持续数秒至数分钟。患儿可能出现面色青紫、呼吸暂停,部分伴有大小便失禁。发作后多进入嗜睡状态,清醒后无定向力障碍。体温通常超过38.5℃,常见于感染初期体温上升阶段。
2、伴随体征
约三分之一患儿出现眼球凝视或上翻,四肢肌张力增高呈角弓反张状。口腔可见泡沫状分泌物,部分因咬肌痉挛导致舌部咬伤。发作期瞳孔对光反射减弱,心率增快可达160次/分以上。这些体征多在发作停止后逐渐恢复正常。
3、脑损伤风险
持续超过15分钟的惊厥可能引发海马神经元坏死,导致记忆功能受损。反复发作会造成突触重构异常,影响认知发育。磁共振可见颞叶内侧异常信号,脑电图显示慢波活动增多。这是高热惊厥最严重的急性危害。
4、复发倾向
首次发作后复发概率达30%-50%,尤其常见于1岁前初发、有家族史或低热即诱发的患儿。复发多发生在首次发作后1年内,随年龄增长发作阈值逐渐提高。频繁复发可能进展为复杂性高热惊厥。
5、癫痫转化
约2%-7%患儿后续发展为癫痫,多见于发作持续时间长、24小时内反复发作或存在神经系统异常的病例。这类患儿脑电图常见颞区棘慢波,需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转化风险与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
家长发现儿童高热时应及时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维持环境温度22-24℃。建议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及表现特征,发作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立即就医。平时注意增强体质,接种流感疫苗等预防感染性疾病。恢复期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兴奋刺激,定期随访脑电图检查。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6、镁等营养素,但无须特殊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