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的危害?
胃炎可能引发胃溃疡、贫血、胃穿孔等并发症,长期反复发作还可能增加胃癌风险。胃炎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包括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1、胃溃疡
慢性胃炎持续进展可能导致胃黏膜深层损伤形成溃疡。胃溃疡患者常出现规律性上腹痛,进食后加重,可能伴随黑便或呕血。常用治疗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需配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2、贫血
萎缩性胃炎可导致胃酸分泌减少,影响铁和维生素B12吸收,引发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需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或维生素B12注射液,同时治疗原发胃病。
3、胃穿孔
严重糜烂性胃炎或溃疡加深可能造成胃壁全层破裂,导致胃内容物进入腹腔引发急性腹膜炎。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板状腹,需紧急手术修补。预防关键在于控制胃炎进展,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药物。
4、胃癌风险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癌前病变,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阶段癌变风险显著升高。建议40岁以上患者定期进行胃镜筛查,发现癌前病变可考虑内镜下黏膜切除等干预措施。
5、营养不良
长期胃炎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可能导致体重下降、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者应选择易消化的鱼肉、蒸蛋等优质蛋白,配合米粥、软面条等低纤维主食,少食多餐避免胃部负担过重。
胃炎患者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戒烟并控制情绪压力。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应规范完成四联疗法,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持续消瘦、呕血或柏油样便等预警症状需立即就医。建议每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
相关推荐
01:48
01:54
02:49
0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