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疱疹怎么治疗
幼儿疱疹需根据具体类型采取抗病毒治疗、皮肤护理及对症支持。常见疱疹类型包括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或皮肤簇集性水疱,可能伴随发热、瘙痒等症状。
1、抗病毒治疗
疱疹病毒感染需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颗粒、更昔洛韦分散片等。单纯疱疹病毒1型引起的口腔疱疹可局部涂抹喷昔洛韦乳膏,严重全身感染需静脉注射抗病毒药物。家长需注意药物需全程足量使用,避免自行停药。
2、皮肤护理
保持疱疹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水疱未破溃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破溃后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减少摩擦刺激。
3、发热管理
体温超过38.5℃时按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避免酒精擦拭。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警惕高热惊厥。
4、饮食调整
口腔疱疹患儿宜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果蔬汁,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溃疡面。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制剂有助于黏膜修复。母乳喂养婴儿可继续哺乳。
5、隔离防护
疱疹具有传染性,患儿应单独使用餐具毛巾,避免接触其他儿童。水痘患儿需隔离至全部结痂,单纯疱疹病毒携带者需注意复发期防护。家长护理前后需规范洗手。
幼儿疱疹康复期间需保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000毫升。恢复期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鱼肉泥等。注意观察有无精神萎靡、拒食等重症表现,出现角膜受累、持续高热或疱疹扩散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日常应加强洗手卫生,避免与疱疹活动期患者密切接触,接种水痘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关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