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抑郁症是怎么回事
失眠抑郁症可能由遗传因素、心理压力、神经递质失衡、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光照疗法、运动疗法、中医调理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抑郁症病史者患病概率较高,可能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有关。这类患者需加强早期心理筛查,建议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睡眠节律,避免使用含咖啡因的饮品。
2、心理压力
长期工作压力或情感创伤会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表现为入睡困难与早醒并存。可尝试正念冥想训练,配合谷维素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3、神经递质失衡
大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和γ-氨基丁酸水平异常时,会出现持续情绪低落伴夜间觉醒次数增多。医生可能开具盐酸帕罗西汀片或米氮平片等抗抑郁药,需配合规律作息。
4、慢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或慢性疼痛患者易继发抑郁性失眠,需先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患者可选用阿戈美拉汀片,该药对血糖影响较小。
5、药物副作用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β受体阻滞剂可能干扰睡眠结构,表现为夜间频繁惊醒。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联用右佐匹克隆片改善睡眠质量。
保持卧室温度18-22℃并减少蓝光暴露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每日30分钟快走或游泳能促进内啡肽分泌。饮食上增加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物,避免晚餐过饱。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建议到精神心理科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所有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