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截瘫是什么情况
高位截瘫是指脊髓在颈椎或上胸椎部位受损导致的瘫痪,通常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丧失。
高位截瘫主要由外伤引起,如车祸、高处坠落等事故导致脊柱骨折压迫脊髓。疾病因素包括脊髓肿瘤、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等,可能逐渐压迫或破坏脊髓组织。血管异常如脊髓前动脉综合征也可导致缺血性损伤。先天性畸形如脊柱裂在少数情况下可能引发截瘫。
典型症状包括损伤平面以下肢体完全或不完全瘫痪,伴随感觉减退或消失。胸椎以上损伤可能影响呼吸肌功能,需依赖呼吸机辅助。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血压波动、体温调节异常及大小便失禁。长期卧床易引发压疮、泌尿系统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诊断需结合MRI检查明确脊髓损伤程度,CT可评估脊柱骨性结构。体感诱发电位检查有助于判断神经传导功能。急性期治疗需固定脊柱防止二次损伤,使用甲泼尼龙注射液冲击治疗减轻水肿。康复期需进行电动起立床训练预防体位性低血压,配合功能性电刺激维持肌肉活性。
长期管理需要间歇导尿维持泌尿功能,使用防压疮气垫床定期翻身。心理干预可改善抑郁焦虑状态,神经修复技术如干细胞移植尚处于研究阶段。环境改造包括轮椅适配和智能家居系统,帮助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预防措施包括驾驶时系安全带、高空作业防护等。骨质疏松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脊柱X线筛查。出现颈背部外伤后须保持制动,立即呼叫急救转运至有脊柱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高位截瘫患者需保持均衡营养摄入,重点补充蛋白质预防肌肉萎缩,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预防泌尿系结石。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每日2次,每次30分钟,使用矫形器维持肢体功能位。家属应学习翻身拍背技巧,每2小时变换体位,观察皮肤受压情况。居家环境移除门槛和地毯,浴室加装防滑垫和扶手,轮椅通道宽度不小于90厘米。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和骨密度检测,及时处理自主神经反射亢进等急症。心理支持小组和病友交流有助于适应生活变化,社会工作者可协助办理残疾证和福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