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骨折后康复训练
手腕骨折后康复训练需根据骨折愈合阶段循序渐进,主要包括早期保护性活动、中期关节功能恢复、后期肌力强化三个阶段。康复过程中需结合临床检查结果调整方案,避免过早负重或过度训练。
骨折后1-4周为急性期,应以消肿止痛为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指屈伸、肩肘关节活动等被动训练,使用支具固定腕关节。冷敷可减轻肿胀,每日3-4次,每次不超过15分钟。此阶段禁止手腕旋转或承重动作,避免影响骨折端稳定性。
骨折后4-8周进入纤维愈合期,可开始主动辅助训练。采用橡皮筋阻力练习增强前臂肌群力量,进行腕关节背伸掌屈的等长收缩训练。配合蜡疗或超声波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每次训练前后需评估疼痛程度,活动范围控制在无痛范围内。若出现异常响声或剧烈疼痛需立即停止。
骨折8周后进入骨痂改造期,逐步增加抗阻训练和功能性活动。使用握力器增强抓握力,从0.5公斤哑铃开始进行旋前旋后训练。模拟刷牙、拧毛巾等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强度以次日无疲劳感为宜。此阶段可配合脉冲电磁场治疗促进骨愈合,定期复查X线确认骨折线消失情况。
康复全程需保持每日3-5次训练频率,单次训练时间不超过30分钟。饮食注意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每日摄入3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预防水肿,避免患侧手腕突然受力。若训练后持续出现肿胀发热或活动受限加重,应及时复查调整康复方案。完全恢复通常需要3-6个月,复杂骨折或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