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取样出血一定是癌吗
宫颈取样出血不一定是癌,可能是宫颈炎、宫颈息肉等良性疾病引起,但也需警惕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的可能。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宫颈取样后出血常见于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宫颈黏膜损伤等生理性原因。宫颈柱状上皮较薄且血管丰富,取样时易受器械摩擦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通常出血量少且1-2天可自行停止。宫颈黏膜损伤多因取样操作不当引起,表现为轻微渗血,无明显疼痛。
病理性原因包括慢性宫颈炎、宫颈息肉等。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组织充血水肿,取样时易出血,常伴有白带增多、腰骶部酸痛。宫颈息肉为宫颈管黏膜增生形成的赘生物,质地脆嫩,触碰后易出血,可能伴随月经异常。宫颈上皮内瘤变或早期宫颈癌也可能导致接触性出血,但多合并异常阴道排液、同房后出血等症状。
宫颈取样后应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及盆浴1-2周,使用合格卫生用品,观察出血量及持续时间。若出血超过月经量、持续3天以上或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诊。日常注意定期宫颈癌筛查,3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3年进行HPV检测联合TCT检查,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高危型HPV感染导致的宫颈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