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心慌怎么回事
心悸心慌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心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精神心理因素、药物或饮食刺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方式缓解。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过量饮用咖啡或浓茶、睡眠不足等可能导致短暂性心悸。表现为心跳加速伴轻微胸闷,休息后多可自行缓解。建议减少刺激性饮品摄入,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2、心脏疾病
可能与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心前区不适、脉搏不规则等症状。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稳定型心律失常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急性发作时可用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
3、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亢患者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易出现持续心悸,伴手抖、消瘦等症状。需检测甲状腺功能,确诊后可服用甲巯咪唑片控制激素水平,配合普萘洛尔片缓解心慌症状。
4、焦虑障碍
惊恐发作时可能出现窒息感伴心悸,与过度换气有关。心理治疗配合劳拉西泮片短期使用可改善症状,日常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5、药物或酒精影响
部分哮喘患者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后可能出现心悸副作用,饮酒过量也会加速心率。建议记录用药反应,避免酒精与药物同服,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日常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暴饮暴食加重心脏负荷。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监测静息心率并记录发作诱因,若静息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钟或伴随胸痛、晕厥,需立即心血管科就诊。长期焦虑患者建议定期接受心理评估,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紧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