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纹是瘦了还是胖了
肥胖纹既可能因体重快速增加导致皮肤拉伸断裂形成,也可能在体重骤减后因皮肤松弛而显现。主要与皮肤弹性纤维损伤有关,常见于妊娠、青春期发育或体重波动较大的人群。
体重短期内显著增加时,皮下脂肪堆积会过度牵拉真皮层,导致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断裂,形成紫红色或白色的条纹状萎缩性瘢痕,即肥胖纹。这种情况多见于腹部、大腿内侧等脂肪易堆积部位。而当体重急剧下降时,原本被撑大的皮肤因失去脂肪支撑出现松弛,原有断裂的纤维组织更加明显,可能被误认为是新形成的肥胖纹。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遗传性结缔组织脆弱等因素也会增加肥胖纹发生概率。
部分人群在体重稳定后,肥胖纹可能逐渐变为银白色且略微凹陷的永久性痕迹。青春期生长突增、妊娠期腹部膨隆等生理变化同样是常见诱因,此时即使体重未超标也可能出现类似纹路。库欣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导致的异常脂肪分布也可能伴随广泛性肥胖纹。
预防肥胖纹需保持体重平稳变化,建议每周减重不超过体重的1%,避免暴饮暴食。日常可涂抹含维生素E或积雪草成分的护肤品增强皮肤弹性,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促进胶原合成。适度进行力量训练增加肌肉量有助于改善皮肤松弛状态,若伴随激素水平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