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样治疗排卵期出血

55217次浏览

月经周期中间出血,如果是1-2天的很少量,应该是排卵期出血,不需处理。如果量较多,像是少量的月经,可能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出血,必须治疗。怎样治疗排卵期出血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可以口服小量雌激素。从月经周期的第8~10天开始服用,服用3~7天。也可服用少量止血药物,如安络血等。中医治疗根据不同的证型可口服知柏地黄丸(阴虚)、加味逍遥丸(肝郁)、安坤颗粒(湿热)、龙血竭片(血瘀)、参苓白术散(脾虚)等或者汤药口服,配合针灸等也可取得较好疗效。

排卵期出血一般是偶尔发生,出血量少,有的仅为咖啡色分泌物,多数2~3天可自行停止,可以观察不予处理。对有持续排卵期出血的女性,因发生在排卵期,通常会干扰受孕,需在排除其他疾病后,予以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

1.了解排卵期的生理,注意排卵期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过劳。

2.掌握排卵期出血的原因,注意排卵期卫生,预防感染,注意外生殖器的卫生清洁,出血期绝对不能有性生活。

3.在排卵期要穿着柔软、棉质,通风透气性能良好的内裤,要勤洗勤换,换洗的内裤要放在阳光下晒干。

4.排卵期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饮开水,保持大便通畅。血热者经期前宜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食葱蒜韭姜等刺激燥湿生热之物。

相关推荐

02:30
排卵期出血是好事还是坏事
排卵期出血既不算好事也不是坏事。排卵期出血往往是排卵期的雌激素波动导致的。在排卵前后这个阶段,雌激素有一个逐渐升高又下降波动的过程。所以有的时候,子宫内膜就支持不住,出现少量的出血。出血轻的情况,排卵后可能就消失了。出血多或出血时间长的情况,需要去医院检查,或者用药物治疗。比较轻的表现是一、两天少量的出血,有些人是粉色分泌物,随着阴道的分泌物出来。还有一些人的出血时间比较长,出血量比较多,甚至沥沥拉拉一直出到了下次来月经。
03:04
月经后十天褐色分泌物怎么回事
月经干净后一个星期左右应该是排卵期,若出现褐色的分泌物则是排卵期的出血。排卵期出血有时表现为褐色分泌物,有时也表现为点滴出血,量少为褐色分泌物,量多为点滴出血。排卵期的出血持续时间可能一两天或四五天。排卵期出血最特征性是子宫内膜息肉,确诊子宫内膜息肉可以做经阴道的超声,看子宫内膜是否厚薄不均匀,是否回声不均匀,此外还需要做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多发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子宫肌瘤,故做B超检查有子宫内膜息肉时,有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子宫肌瘤。
非经期少量出血怎么办
非月经期的少量阴道出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非月经期出现阴道出血都是不正常的。有可能是生理原因造成的,比如女性在排卵期,在排卵之后出现的阴道少量出血,我们称为排卵期出血。排卵期出血是一种生理现象,可以通过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来抑制排卵,因此就可以得到治疗。其他原因导致的非月经期阴道出血有可能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或者一些功能性的卵巢肿瘤有关。所以女性如果一旦出现了非月经期的阴道少量出血要到医院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以及宫颈癌的筛查,包括TCT和HPV的联合筛查,并且要进行超声检查,通过这些项目的检查,就可以及时的检查出导致非经期出血的原因。
语音时长 01:03

2021-03-04

92806次收听

排卵期出血怎么办
排卵期出血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排卵期出血是很多女性都会遇到的一种现象,知识程度不同,有些肉眼能看见,有些则看不见。排卵期出血严重的话对女性的危害也是很多的,那么排卵期出血怎么办呢?
排卵期出血能治吗
排卵期出血能治吗?在出血期间应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要保持外阴清洁,防止感染;腹痛重时可予腹部热敷;出血期间应禁食辛、辣、燥等刺激性食品,以免使出血增多和时间延长。须认识到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不要过度紧张,保持情绪稳定。在平素生活中须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排卵期出血。
排卵期出血的护理方法
女性朋友由于某些原因在排卵期也会出现出血的情况,在发现后要正确对待才行,排卵期出血,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症状,偶而出现一两次也是正常的,多数是因为劳累、或者其它原因引起的,注意调理就好了,如果是经常出血的话,就要引起重视,及早到医院做一个检查,避免病情加重,影响身体健康
排卵期出血的预防措施
妇科疾病专家介绍,在女性的非经期的排卵周期中,因为雌激素水平出现的短暂降低,卵泡破裂,导致子宫内膜不能继续生长,从而引起的内膜脱落出血的症状。与月经类似,女性在排卵期出血时,可能会有
排卵期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排卵期出血是每位女性朋友都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一般情况下这种出血量很少,肉眼不能观察到,但有的人会出现明显的出血症状,诱发此种症状的原因比较多,如雌性激素分泌减少、黄体功能不足、黄体萎缩不全、子宫内膜修复延缓。
非经期有少量出血是怎么回事
非经期少量出血可能非器质性或器质性疾病引起。非器质性疾病有激素水平波动、黄体功能不全、口服避孕药、凝血功能异常等。器质性疾病有子宫内膜息肉、宫颈因素、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病变、剖宫产瘢痕处憩室、生殖道炎症等。非经期少量出血按时间可分为卵泡期出血、排卵期出血、黄体期出血。排卵期出血一般是有规律可预测的,出血量明显少于正常月经,持续一到三天可自行停止,部分女性可伴随轻度的下腹部不适或腰部酸痛,原因主要是排卵所致的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引起子宫内膜局部脱落,从而发生少量突破性出血,排卵后随着黄体的形成而分泌雌、孕激素,内膜得以增厚修复而出血停止。
语音时长 01:29

2019-12-31

59950次收听

女性排卵期出血吗
女性排卵期都有什么表现,都有什么症状,其实绝大多数女性排卵期没有任何的症状表现。就是没有任何不舒服,自己不知道,但这个时候有的时候她会发觉我的白带怎么多了,而且白带变透明了,而且白带可以拉丝,拉得很长也不断,这个时候常常提示女性到了排卵期。但是有极少部分的女性排卵期还是有症状的,比如说排卵期有一些下腹的不舒服、腹痛,甚至排卵期有一些点滴性的出血。那么女性正常的排卵期会不会有点滴性的出血,是这样就是正常的女性、极个别的女性有的时候排卵期的确是有一些点滴性的出血,这是正常的是生理性的。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体内的激素有一些变化,可能这个时候就有一些子宫内膜有一些脱落,她会有一些点滴的出血,这个是生理性的是正常的。那有一些女性排卵期出血,常常提示是异常的,是什么,是子宫内膜息肉、宫腔息肉。子宫内膜息肉的一个特征性的表现,就是女性的排卵期的出血,这种出血一般持续要3到5天才能干净,量不会太多也不会非常少。所以女性排卵期会不会出血,绝大多数不会出血,极个别的人有的时候是生理性的出血,也有的人就是子宫内膜息肉的出血。
语音时长 01:38

2019-11-25

58726次收听

女性排卵期出血是为什么
女性排卵期出血有什么原因,今天我仔细跟大家讲一讲,就是排卵期会不会出血,如果出血了是什么原因。绝大多数女性的排卵期是没有任何症状表现的,仅有极个别的女性、很少部分的女性排卵期是有表现的,比如说有肚子疼有点滴出血,这些绝大多数这些表现其实都是正常的,不是病理性的。为什么女性排卵期有出血说是正常的,因为排卵期的时候涉及到体内的激素的变化很剧烈,比如说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孕激素,它的变化很剧烈,有的个别的女性的内膜就会有一些少量的脱落,这个时候就表现为排卵期的点滴出血,这是正常的是生理性的,是没有问题的不是疾病。那么有一些女性的排卵期出血就是有问题的,就是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最特征性的排卵期出血的问题就是子宫内膜息肉。女性的子宫内膜息肉的特征性表现就是排卵期出血,它这种出血有的时候会持续3到5天才能干净,而且有的时候量并不会太少。所以如果您有排卵期出血,可以做个B超,看看是不是有子宫内膜息肉,然后再决定怎么办。
语音时长 01:36

2019-11-25

52763次收听

02:18
女性排卵期会出血吗
大多数女性排卵期没有任何不舒服,只是有白带变多变透明和白带拉丝的现象。但是有少部分的女性排卵期会出现腹痛甚至点滴性出血,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在排卵期女性体内的激素变化可能引起子宫内膜脱落,出现点滴性出血,这是正常的。但是有一些女性的排卵期出血是异常的,比如子宫内膜息肉、宫腔息肉。子宫内膜息肉的特征性的表现就是排卵期出血,这种出血一般持续3到5天,量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所以在排卵期大多数女性不会出血,极个别的女性会有生理性的出血,还有的女性可能是子宫内膜息肉的出血。
02:15
女性排卵期出血是什么原因
大多数女性的排卵期没有任何症状表现,仅有极个别的女性在排卵期会出现肚子疼和点滴出血,这些表现不是病理性的。因为女性在排卵期体内的激素变化剧烈,会导致个别的女性子宫内膜有少量脱落,就表现为排卵期的点滴出血,这是正常的生理性出血。有一些女性的排卵期出血是有问题的,最常见的就是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的表现是排卵期出血,这种出血有的时候会持续3到5天,而且量不会太少。所以如果发现排卵期出血,可以到医院做B超检查,来排除子宫内膜息肉的可能。
白带出血和排卵期出血怎么办
通常情况下,排卵期出血多发生在月经中期,且出血量较少,多是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的;而白带出血,也多见于排卵期,属于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观察即可,一般5天左右就会干净。如果不是排卵期的出血,则有可能存在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宫颈糜烂、宫颈癌等妇科病变,建议尽早到正规的三甲医院检查白带常规、阴道镜、宫腔镜、TCT等妇科检查,明确病变的具体部位和病原菌,再选择对症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出血期间患者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比如禁止性生活,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还要保持阴道的清洁,坚持每天更换内裤,避免重复感染,加重病情,并同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语音时长 01:12

2019-11-14

62324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