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糜烂做活检的目的有哪些
胃糜烂做活检的主要目的是明确病变性质、排除恶性病变、指导后续治疗。活检有助于鉴别胃炎、胃溃疡、早期胃癌等疾病,并评估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胃糜烂活检的首要目的是鉴别良恶性病变。胃黏膜糜烂可能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良性病变的表现,但也存在早期胃癌或癌前病变的可能。通过活检取得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细胞形态学改变,及时发现恶性征象。
活检能准确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糜烂的常见病因,活检组织可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染色或培养,为根除治疗提供依据。同时能评估炎症程度和活动性,帮助判断疾病发展阶段。
活检可辅助诊断特殊类型胃炎。如自身免疫性胃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等疾病需依赖组织学特征确诊。活检还能发现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对需要随访监测的患者尤为重要。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胃糜烂,活检能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方案。反复发作的胃糜烂通过活检可排除淋巴瘤、克罗恩病等少见病因。部分病例需多次活检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胃糜烂合并出血时,活检能判断出血原因和部位。对于可疑恶性溃疡,需在溃疡边缘多点取材。活检前需评估凝血功能,术后需观察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胃糜烂患者活检后应禁食2-4小时,之后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活检当天不宜驾驶或进行精密操作,1-2天内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腹痛、呕血、黑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需规律进食,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规范完成抗生素治疗,治疗后4-8周复查。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应评估用药必要性,必要时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定期胃镜随访对高风险人群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