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中风的治疗
脑血栓中风可通过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神经保护治疗和康复治疗等方式干预。脑血栓中风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炎或遗传性凝血障碍等原因引起。
1、溶栓治疗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急性期核心用药,需在发病4.5小时内静脉给药。尿激酶适用于发病6小时内的患者,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血流。阿替普酶需严格监测出血风险,使用时需配合影像学评估梗死范围。溶栓后可能出现牙龈出血或皮下瘀斑,需绝对卧床24小时。禁忌证包括近期手术史或活动性出血。
2、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肠溶片需在发病48小时内开始服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扩展。氯吡格雷片常用于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与阿司匹林联用可降低复发风险。西洛他唑片适用于亚洲人群,通过扩张血管改善侧支循环。长期使用需警惕消化道出血,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便潜血。合并胃溃疡患者需配合质子泵抑制剂。
3、抗凝治疗
华法林钠片适用于房颤导致的栓塞,需定期监测INR值调整剂量。达比加群酯胶囊无需常规凝血监测,但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利伐沙班片可抑制Xa因子,禁用于严重肝损害患者。抗凝期间出现血尿或黑便应立即停药。择期手术前需提前5天转换为肝素过渡治疗。
4、神经保护治疗
依达拉奉注射液通过清除自由基减轻脑水肿,需连续使用14天。丁苯酞软胶囊可改善线粒体功能,对皮层下梗死效果显著。胞磷胆碱钠片促进磷脂代谢,适用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转氨酶升高,需每月复查肝功能。合并癫痫发作时需调整给药方案。
5、康复治疗
发病后24-48小时即开始床边被动关节活动,预防肩手综合征。Brunnstrom分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训练,包括桥式运动和重心转移。语言康复需采用Schuell刺激法,配合镜像神经元训练。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冰酸刺激联合Shaker训练法。3个月黄金期内每天训练不少于3小时。
急性期过后需持续控制血压低于140/90mmHg,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下。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克,每周食用深海鱼类2-3次。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适度进行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出现新发肢体无力或言语含糊需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02:14
02:19
02:40
02:49
0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