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引起的疼痛怎么缓解
急性胃肠炎引起的疼痛可通过热敷腹部、口服补液盐、使用解痉药、调整饮食、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急性胃肠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1、热敷腹部
用40℃左右的热水袋或毛巾敷于脐周,每次15-20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肠痉挛引起的绞痛,但需避免烫伤皮肤。若出现皮肤发红或疼痛加剧应立即停止。
2、口服补液盐
推荐口服补液盐散,如口服补液盐Ⅲ。每袋加250ml温开水稀释,少量多次饮用,预防脱水导致的电解质紊乱。呕吐剧烈者可每5-10分钟喂服5-10ml。
3、使用解痉药
颠茄片或山莨菪碱片可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缓解阵发性绞痛。但青光眼、前列腺增生患者禁用,用药后可能出现口干、视物模糊等副作用。
4、调整饮食
发病初期禁食4-6小时,后逐步尝试米汤、藕粉等流食。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3天内过渡到低脂少渣的半流质饮食。每日进食5-6次,每次100-200ml。
5、及时就医
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等症状,或婴幼儿/老年人症状超过24小时未缓解,需急诊处理。严重脱水可能需静脉补液,细菌感染需用诺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
恢复期应保持清淡饮食2-3周,逐渐增加蒸蛋、软面条等易消化食物。注意餐具消毒,避免生冷刺激食物。每日补充1000-1500ml温水,可适量饮用淡盐水。症状完全消失前避免剧烈运动,建议卧床休息。如反复发作需排查慢性胃肠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