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过缓是啥症状
心律过缓是指心率低于60次/分,可能表现为乏力、头晕、胸闷等症状,通常与窦房结功能异常、药物影响或心脏传导系统病变有关。
1、乏力
心律过缓时心脏泵血减少,可能导致全身供血不足,患者常感到疲劳无力,轻微活动后即需休息。长期乏力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建议监测心率并记录症状变化。
2、头晕
脑部供血不足可引发头晕,尤其在体位变化时明显,严重者可能出现黑矇或晕厥。若伴随意识丧失需立即就医,排除心源性晕厥风险。
3、胸闷
心肌缺氧可能导致胸部压迫感或隐痛,活动后加重。心电图检查可帮助鉴别是否合并心肌缺血,夜间症状明显者应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4、记忆力减退
慢性脑灌注不足可能影响认知功能,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或近期记忆下降。老年患者易误认为衰老现象,建议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
5、运动耐量下降
运动时心率无法代偿性增快,导致气促、心悸等症状提前出现。需与肺部疾病鉴别,阶梯式运动测试有助于评估心脏功能储备。
日常应注意避免突然体位改变,规律监测静息心率与血压。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上限制咖啡因摄入,保证钾镁等电解质平衡。若出现晕厥或心率持续低于40次/分,须立即心内科就诊,必要时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者需定期复查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