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皮损包括哪些
继发性皮损主要包括糜烂、溃疡、痂、鳞屑、苔藓样变、瘢痕、萎缩、裂隙等类型,多由原发性皮损演变或治疗不当导致。
1、糜烂
糜烂指表皮或黏膜上皮缺损形成的湿润创面,常见于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疾病。皮损基底呈鲜红色,表面渗液,愈合后一般不留瘢痕。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继发感染。
2、溃疡
溃疡为真皮或更深层组织的缺损,多见于静脉曲张综合征、糖尿病足等。创面凹陷有坏死组织,愈合缓慢且易留瘢痕。需清创处理并治疗原发病。
3、痂
痂由皮损渗出液、血液、药物等干涸形成,常见于脓疱疮、外伤等。可保护创面但过厚会阻碍愈合。局部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4、鳞屑
鳞屑为脱落或堆积的角质细胞,银屑病、玫瑰糠疹等疾病多见。表现为干燥片状脱屑,可外用尿素乳膏软化去除。
5、苔藓样变
苔藓样变是皮肤增厚形成的皮革样改变,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常见。皮纹加深伴色素沉着,需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控制。
继发性皮损患者应避免搔抓摩擦,穿着宽松棉质衣物,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饮食需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E。若皮损持续加重或合并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后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