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保护牙齿
正确保护牙齿需通过日常清洁、饮食调整、定期检查等综合措施实现。主要有巴氏刷牙法、使用牙线、控制糖分摄入、定期洗牙、窝沟封闭等方式。
1、巴氏刷牙法
采用巴氏刷牙法能有效清除牙菌斑。将牙刷倾斜45度对准牙龈沟,小幅水平颤动清洁牙齿外侧、内侧及咬合面,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建议选用软毛牙刷避免损伤牙龈,配合含氟牙膏增强防龋效果。儿童需家长监督刷牙质量,确保每颗牙齿清洁到位。
2、使用牙线
每日使用牙线可清除牙刷难以触及的牙缝残留物。取约30厘米牙线缠绕中指,用食指拇指绷紧后缓入牙缝,呈C形包绕牙齿侧面上下刮擦。注意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牙龈出血,初次使用可选择膨胀型牙线更易操作。牙线清洁应覆盖全部牙缝,尤其后牙区域。
3、控制糖分摄入
减少高糖饮食能降低龋齿风险。避免碳酸饮料、黏性糖果等长时间滞留口腔的食物,餐后及时漱口。增加高纤维蔬菜水果摄入可刺激唾液分泌,帮助中和口腔酸性环境。儿童要严格控制夜间哺乳或含糖奶瓶入睡的习惯。
4、定期洗牙
每6-12个月进行专业洁治可清除顽固牙结石。超声波洁牙能去除牙龈缘上下沉积的钙化菌斑,抛光处理使牙面光滑减少色素附着。对于牙周炎患者可能需要3-6个月进行龈下刮治,控制牙周袋内感染。
5、窝沟封闭
儿童恒磨牙萌出后应及时做窝沟封闭。将流动树脂材料填入牙齿咬合面深窝沟,固化后形成物理屏障防止细菌滋生。6-7岁第一恒磨牙及11-13岁第二恒磨牙是封闭最佳时期,封闭剂通常可维持5-10年保护效果。
日常可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避免用牙齿开瓶盖等硬物咬合行为。吸烟者需特别注意牙周健康,妊娠期激素变化可能加重牙龈炎症。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敏感等症状应尽早就诊,牙齿缺失后3-6个月内需修复避免邻牙倾斜。建议每年进行口腔检查并拍摄全景片,早期发现隐匿性龋坏或牙周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