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下肢溃疡怎么回事
糖尿病下肢溃疡可能由血糖控制不佳、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局部创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创换药、控制血糖、改善循环、抗感染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治疗。
1、血糖控制不佳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和神经功能,导致组织修复能力下降。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二甲双胍片等降糖药物,配合低糖饮食管理。
2、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会使下肢感觉减退,患者无法感知微小创伤。表现为足部麻木、刺痛感,可使用甲钴胺片修复神经,同时需每日检查足部皮肤。
3、血管病变
下肢动脉硬化导致局部缺血缺氧,伤口难以愈合。伴随间歇性跛行症状,需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改善循环,严重时需血管介入治疗。
4、感染
高血糖环境易继发细菌感染,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出现红肿化脓时,需取分泌物培养后使用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
5、局部创伤
不合脚的鞋袜摩擦、烫伤等微小损伤在糖尿病患者中易发展为溃疡。应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赤足行走,发现破损立即消毒处理。
糖尿病患者需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后彻底擦干,尤其注意趾缝间护理。修剪趾甲时避免损伤甲床,冬季防止冻伤,夏季防蚊虫叮咬。选择棉质吸汗袜子和有足弓支撑的鞋子,新鞋穿戴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定期进行下肢动脉超声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出现皮肤发红、破溃等情况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截肢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