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呕吐是因为什么
突然呕吐可能由饮食不当、胃肠炎、食物中毒、妊娠反应、颅内压增高等原因引起。呕吐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射,通过排出胃内容物减少有害物质的吸收,但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1、饮食不当
短时间内摄入过量食物、高脂饮食或进食过快可能刺激胃部引发呕吐。伴随饱胀感或嗳气,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暂时禁食缓解。若合并腹泻或发热需警惕食物变质或病原体感染。
2、胃肠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黏膜炎症常导致突发呕吐,多伴有腹痛、腹泻。诺如病毒感染者可能出现喷射状呕吐。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必要时联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控制腹泻。
3、食物中毒
食用被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污染的食物后2-6小时可出现剧烈呕吐,常伴水样便。需立即停止可疑食物摄入,呕吐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甲氧氯普胺片止吐,但细菌性中毒需配合左氧氟沙星片等抗菌治疗。
4、妊娠反应
孕早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引发晨吐,多在妊娠12周后缓解。建议孕妇分次进食苏打饼干等干性食物,维生素B6片可能减轻症状,严重者需排除妊娠剧吐可能。
5、颅内压增高
脑出血、脑肿瘤等导致颅内压升高时,呕吐呈喷射状且无恶心前兆,多伴头痛、视物模糊。需紧急进行头颅CT检查,临床常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同时针对原发病治疗。
出现呕吐后应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记录呕吐物性状与频次。6小时内避免固体饮食,之后可尝试米汤等流质。若呕吐持续超过24小时、出现血性呕吐物或意识改变,须立即就医。儿童及老年人更需关注脱水体征,如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等。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高危人群可备口服补液盐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