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滑囊炎的病因是什么
跟骨滑囊炎可能由外伤、慢性劳损、感染、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原因引起。跟骨滑囊炎主要表现为足跟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1、外伤
跟骨滑囊位于跟骨与皮肤之间,外力撞击或挤压可能导致滑囊损伤出血,引发无菌性炎症。常见于运动时足跟部直接受撞击或穿硬底鞋长期摩擦。急性期需制动休息并冰敷,慢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
2、慢性劳损
长期站立、行走或跑步等重复性应力刺激,会导致跟骨滑囊持续受压摩擦,引发慢性炎症。多见于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建议更换软底鞋,使用足跟垫分散压力,配合超声波治疗仪等物理疗法促进炎症吸收。
3、感染
细菌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滑囊可引起化脓性炎症,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伴发热,需及时进行脓液培养,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治疗。
4、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盐结晶沉积在滑囊内诱发化学性炎症,多伴随血尿酸升高。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依托考昔片控制症状,缓解期需长期服用非布司他片调节尿酸代谢。
5、类风湿性关节炎
自身免疫异常导致滑膜增生侵蚀滑囊,常对称性累及双足。需联合使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配合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生物制剂控制病情进展。
跟骨滑囊炎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选择宽松软底鞋并加装硅胶足跟垫。每日可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反复发作,可考虑手术切除病变滑囊。日常注意观察足跟皮肤完整性,出现破损及时消毒处理,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