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鼻炎治疗
单纯性鼻炎可通过鼻腔冲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单纯性鼻炎通常由过敏原刺激、病毒感染、鼻中隔偏曲、内分泌失调、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1、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器清洁鼻腔,有助于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每日重复进行1-2次,可缓解鼻黏膜水肿。操作时注意水温接近体温,避免呛咳。儿童需家长辅助控制冲洗力度。
2、药物治疗
单纯性鼻炎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炎症,氯雷他定片缓解过敏症状,或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急性发作期可短期使用呋麻滴鼻液改善通气,但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用药期间出现鼻腔灼烧感应及时停用。
3、物理治疗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可缩小下鼻甲体积,改善通气功能。红光治疗通过特定波长光波减轻黏膜充血,每周2-3次。超声雾化吸入能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适合伴有咽喉症状者。治疗前需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等禁忌证。
4、中医调理
肺脾气虚型可用玉屏风颗粒补益肺卫,苍耳子散加减宣通鼻窍。针灸选取迎香、印堂等穴位,隔日1次。三伏贴敷贴大椎、肺俞穴,连续3年可降低复发概率。治疗期间忌食生冷海鲜。
5、手术治疗
鼻中隔矫正术适用于解剖结构异常者,术后需填塞止血材料24-48小时。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用于顽固性鼻塞,可能引起鼻腔干燥等后遗症。术后3个月内定期复查,避免用力擤鼻。
单纯性鼻炎患者应保持室内湿度50%-60%,定期更换床单减少尘螨接触。冬季外出佩戴口罩阻隔冷空气刺激。饮食避免辛辣食物及已知过敏原,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症状持续2周不缓解或伴随头痛、嗅觉减退时需耳鼻喉科就诊。鼻腔干燥时可薄涂凡士林保护黏膜,禁用指甲抠挖鼻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