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月的准妈妈,孕期皮肤瘙痒是怎么回事
五个月的准妈妈出现孕期皮肤瘙痒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皮肤干燥、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过敏反应、妊娠纹形成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保湿护理、避免刺激、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在医生指导下干预。
1、激素水平变化
孕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皮肤敏感度增加,可能引起全身或局部瘙痒。这种生理性瘙痒通常表现为轻微刺痒感,无皮疹。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热水烫洗,可使用无香精的燕麦润肤乳缓解症状。若瘙痒持续加重需排除病理性因素。
2、皮肤干燥
妊娠期皮肤屏障功能减弱,皮脂分泌减少易导致干燥脱屑,常见于腹部、四肢伸侧。表现为皮肤紧绷伴细碎皮屑,抓挠后可能出现红色划痕。每日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2-3次,沐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避免使用碱性清洁产品能有效改善。
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该病与胆汁酸代谢异常相关,典型表现为手掌脚底剧烈瘙痒,夜间加重,可能伴尿色加深。需通过血清胆汁酸检测确诊,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淤积,严重者需提前终止妊娠。此病症可能增加胎儿窘迫风险,必须密切监测。
4、过敏反应
孕期免疫系统变化可能引发新发过敏,常见诱因包括花粉、尘螨或孕期维生素等。表现为瘙痒性红斑或风团,可能伴打喷嚏症状。可尝试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医生可能开具氯雷他定片等B级安全药物,严重过敏需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控制症状。
5、妊娠纹形成
孕中期皮肤快速扩张可能导致真皮层胶原断裂,初期表现为红色条纹伴瘙痒。涂抹含积雪草苷的妊娠油可增加皮肤弹性,配合适度按摩促进吸收。随着时间推移,妊娠纹会逐渐褪色成银白色,瘙痒感自然消退。
孕期皮肤护理需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选择无刺激的弱酸性沐浴产品,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E及欧米伽3脂肪酸,适量食用深海鱼、坚果等食物。若瘙痒伴随黄疸、皮疹扩散或胎动异常,应立即前往产科就诊。定期产检时向医生反馈皮肤变化情况,必要时进行肝功能、胆汁酸等专项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