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加呕吐怎么办
发烧加呕吐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发烧加呕吐通常由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脑膜炎、中暑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额头、腋下等部位帮助散热,避免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配合冰袋冷敷,但需用毛巾包裹防止冻伤。物理降温期间需每30分钟复测体温,若持续高热需结合其他干预措施。
2、补充水分
呕吐会导致体液大量流失,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每次5-10毫升,间隔10-15分钟。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肠。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提示脱水需加强补液。儿童可选用电解质泡腾片补充矿物质。
3、调整饮食
呕吐缓解后从流质饮食开始,如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逐步过渡到稀饭、面条等半流质。忌食油腻、辛辣及高糖食物。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负担,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腹泻者可适量食用苹果泥补充果胶。
4、药物治疗
对乙酰氨基酚片可缓解发热症状,蒙脱石散能吸附消化道病原体,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细菌性胃肠炎需用头孢克肟颗粒,病毒性感染可配合利巴韦林颗粒。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联用退热药与止吐药。
5、及时就医
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呕吐物带血、意识模糊、颈项强直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婴幼儿出现囟门膨出、尿量明显减少等脱水表现应紧急送医。就医时详细描述呕吐频率、体温变化及伴随症状,必要时需进行血常规、粪便检测等检查。
症状缓解后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身体负担。饮食恢复期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蒸蛋羹、鱼肉泥等促进修复,每日保证1500-2000毫升水分摄入。注意餐具消毒与手部清洁,呕吐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恢复期间出现症状反复需及时复诊,避免转为慢性胃肠疾病。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生熟食材分开处理,冰箱定期除菌,从源头预防消化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