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不舒服检查什么项目
胃肠不舒服通常需要检查血常规、粪便常规、胃镜、肠镜、腹部超声等项目。胃肠不适可能与饮食不当、感染、炎症、功能紊乱或器质性疾病有关。
1、血常规
血常规能反映是否存在感染或贫血。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寄生虫感染时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增多。长期胃肠出血可能导致血红蛋白下降。检查前无须空腹,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2、粪便常规
粪便常规可检测隐血、寄生虫卵及消化情况。隐血阳性提示消化道出血,脂肪球过多可能为吸收不良。需留取新鲜标本,避免混入尿液。若怀疑感染性腹泻,可加做粪便培养。
3、胃镜
胃镜能直接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病变,如胃炎、溃疡或肿瘤。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高血压患者需提前调整用药。术后2小时方可饮水,当天饮食以温凉流质为主。
4、肠镜
肠镜可检查结肠和末端回肠,发现息肉、炎症或肿瘤。需提前3天低渣饮食,服用清肠剂排空肠道。检查后腹胀属正常现象,出现持续腹痛或便血需就医。
5、腹部超声
腹部超声对肝胆胰脾等脏器评估有优势,能检测胆囊结石、胰腺肿大等病变。需空腹8小时以上,检查时配合呼吸调整体位。肠气过多可能影响观察效果。
胃肠不适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高脂食物,规律进食并细嚼慢咽。可适量补充益生菌调节菌群,饮用温盐水缓解轻度腹泻。若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呕血、黑便、体重下降等警示症状,须及时复诊。日常注意餐具消毒,生熟食分开处理,减少在外就餐频率以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