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降尿酸的药有什么副作用
降尿酸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皮肤反应等副作用。降尿酸药物主要有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苯溴马隆片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胃肠道不适
降尿酸药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别嘌醇片与非布司他片常见此类反应,可能与药物直接刺激或影响胃肠蠕动有关。服药期间出现持续不适需及时告知医生,避免空腹服药有助于减轻症状。
2、肝功能异常
部分患者使用降尿酸药物后可能出现转氨酶升高,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或皮肤黄染。非布司他片与苯溴马隆片需定期检查肝功能,长期用药者更需监测。肝功能异常通常停药后可恢复,严重者需配合保肝治疗。
3、过敏反应
别嘌醇片可能引发皮疹、瘙痒甚至严重过敏综合征,与个体遗传易感性相关。用药初期需观察皮肤变化,出现黏膜溃烂或高热应立即停药就医。过敏体质者用药前应告知医生相关病史。
4、肾功能损害
尿酸排泄型药物如苯溴马隆片可能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肌酐升高或尿量减少。原有肾病患者需调整剂量,用药期间应保持充足饮水。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可早期发现异常。
5、皮肤反应
降尿酸药物可能引发光敏性皮炎、荨麻疹等皮肤问题,别嘌醇片还可能导致剥脱性皮炎。用药后避免强烈日晒,出现皮肤红肿脱屑需及时停药。轻度皮疹可配合抗组胺药缓解,严重者需皮肤科干预。
服用降尿酸药物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鲜等。适度运动有助于代谢,但需防止关节过度负重。定期复查血尿酸、肝肾功能等指标,出现肌肉酸痛、血尿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未经医生指导不得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