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应该怎么治疗
外耳道炎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止痛消炎药、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外耳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耳道损伤、过敏反应、耳道异物等原因引起。
1、保持耳道干燥
外耳道炎患者需避免耳道进水,洗澡或游泳时可用防水耳塞保护。潮湿环境易加重炎症,可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道20厘米以上吹干。日常避免频繁掏耳,减少对耳道皮肤的机械刺激。若耳道分泌物较多,可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口,切勿深入耳道内部。
2、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适用于细菌性外耳道炎,能有效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等常见致病菌。使用前需清洁耳道,将药液滴入耳道后保持侧卧姿势数分钟。氯霉素滴耳液对革兰氏阴性菌效果显著,但需注意可能引起的过敏反应。用药期间如出现耳部灼热感或瘙痒加重应立即停用。
3、口服抗生素
阿莫西林胶囊适用于中重度细菌感染,对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有良好杀菌作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可作为二线用药,尤其适用于青霉素过敏患者。严重感染可能需要静脉注射抗生素,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抗生素疗程通常持续7-10天,须完成整个疗程以防复发。
4、止痛消炎药
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缓解耳部疼痛和肿胀,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120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片适用于轻度疼痛,但无抗炎作用。用药期间避免饮酒,胃肠道不适者应饭后服用。耳部热敷也有助于缓解疼痛,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
5、手术引流
当外耳道形成脓肿且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清除脓液后放置引流条。术后需每日换药,配合抗生素治疗。严重耳道狭窄患者可能需行耳道成形术,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瘢痕增生。
外耳道炎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色蔬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治疗期间禁止游泳或潜水,洗头时建议使用耳罩防护。若出现听力下降、持续发热或面部麻木等症状应立即复诊。日常注意耳部卫生,避免使用不洁器具掏耳,过敏体质者需远离已知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