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真菌感染怎么办
手部真菌感染可通过保持手部清洁干燥、外用抗真菌药物、口服抗真菌药物、紫外线治疗、手术清创等方式治疗。手部真菌感染通常由皮肤癣菌感染、念珠菌感染、环境潮湿、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等原因引起。
1、保持手部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及温和肥皂清洗患处,清洗后彻底擦干尤其是指缝部位。避免长时间浸泡双手,从事潮湿作业时可佩戴防水手套。选择吸汗透气的棉质手套,定期更换消毒。保持指甲短而整洁,避免抓挠感染部位。
2、外用抗真菌药物
可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凝胶等外用制剂。涂抹前清洁患处,薄层覆盖感染区域及周边2厘米正常皮肤。伴甲真菌感染时可配合环吡酮胺甲涂剂。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局部刺激反应。
3、口服抗真菌药物
适用于顽固性感染或伴有甲真菌病,常用伊曲康唑胶囊、氟康唑胶囊、盐酸特比萘芬片等。需监测肝功能指标,妊娠期禁用。口服药物需配合外用药物使用,完成规定疗程避免复发。
4、紫外线治疗
窄谱UVB照射可抑制真菌生长,每周2-3次,每次剂量由专业医师调控。治疗期间注意保护眼睛和正常皮肤,可能出现暂时性干燥或红斑。光敏体质者慎用,需配合药物联合治疗。
5、手术清创
针对合并严重角化过度或脓性分泌物者,在局麻下清除坏死组织。术后使用银离子敷料覆盖,配合系统性抗真菌治疗。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术后避免沾水直至创面愈合。
日常应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指甲剪等个人物品,家庭成员有类似感染需同步治疗。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手套,接触公共设施后及时洗手。饮食上增加富含锌、维生素A的食物如牡蛎、胡萝卜,限制高糖饮食。若出现皮损扩散、发热或脓性渗出等表现,应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真菌感染易复发,症状消失后仍需坚持用药1-2周,定期复查真菌镜检确认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