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度2型房室传导阻滞怎么回事
2度2型房室传导阻滞可能由心肌缺血、心肌炎、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心脏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电图监测、药物治疗、植入起搏器等方式干预。该病症表现为心搏脱落、心悸、乏力等症状,需结合临床评估确定具体病因。
1、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房室结传导功能异常,常见于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时,房室结区域因缺氧而出现传导延迟或中断,心电图表现为莫氏II型阻滞。患者可能伴有胸痛、活动后气促等症状。治疗需改善心肌供血,如使用硝酸甘油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心肌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的心肌炎症可累及传导系统,导致2度2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常有发热、胸闷病史,实验室检查可见心肌酶升高。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等营养心肌药物,合并心力衰竭时需加用呋塞米片减轻心脏负荷。
3、药物影响
洋地黄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过量可能抑制房室结传导功能。此类阻滞多为可逆性,表现为用药后出现心搏脱落伴头晕。需立即停用相关药物,监测血药浓度,必要时使用地高辛抗体注射液拮抗。调整用药方案时应避免联用多种影响传导系统的药物。
4、电解质紊乱
严重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均可干扰心肌电活动,高钾血症时血钾超过5.5mmol/L可能引发进行性传导阻滞。患者多有肾功能不全或利尿剂使用史,伴肌无力、心律失常。需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或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纠正电解质失衡,同时治疗原发病。
5、心脏结构异常
先天性房室结发育不良或老年退行性纤维化可导致永久性传导阻滞。此类患者通常有渐进性心动过缓病史,超声心动图可能显示瓣膜钙化。症状明显者需评估永久起搏器植入指征,术后定期随访起搏器功能。
确诊2度2型房室传导阻滞后应限制剧烈活动,避免突然体位变化诱发晕厥。日常监测脉搏节律,出现黑朦、意识丧失需立即就医。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深色蔬菜,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避免使用含麻黄碱的感冒药,定期复查心电图评估传导阻滞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