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皮肤瘙痒症的原因
老年人皮肤瘙痒症可能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神经性因素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抓挠加重症状。
1、皮肤干燥
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屏障功能下降,容易因缺水导致干燥性瘙痒。秋冬季节或频繁洗澡会加重症状。建议使用温和保湿剂如尿素软膏,避免使用碱性肥皂。
2、过敏反应
接触化纤衣物、尘螨或食用海鲜等致敏物质可能引发瘙痒,常伴有红斑或丘疹。可能与免疫系统功能衰退有关。需排查过敏原,必要时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
3、慢性疾病
糖尿病、尿毒症等代谢性疾病会导致皮肤末梢神经病变,引发顽固性瘙痒。糖尿病瘙痒多伴有多饮多尿,尿毒症瘙痒常在夜间加重。需控制原发病,可使用加巴喷丁胶囊缓解症状。
4、药物副作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降压药等可能引起药疹或胆汁淤积性瘙痒。表现为用药后出现的全身性瘙痒,停药后可缓解。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5、神经性因素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通过神经肽释放诱发瘙痒,形成越抓越痒的恶性循环。常伴有睡眠障碍。可尝试心理疏导联合普瑞巴林胶囊治疗。
老年人日常应穿着纯棉透气衣物,控制洗澡水温在40℃以下,每周沐浴2-3次为宜。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E,适量增加深海鱼类摄入。室内保持50%-60%湿度,冬季可使用加湿器。若瘙痒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皮肤破损,须及时到皮肤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含激素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