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有什么区别
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是两种不同的骨骼疾病,骨质增生主要表现为骨赘形成,骨质疏松则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
骨质增生是骨骼边缘异常增生形成骨赘的过程,常见于关节退行性变或长期劳损部位。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X线检查可见骨刺样突起。这种情况多与年龄增长、关节过度使用有关,治疗上可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物理治疗或手术切除骨赘。
骨质疏松是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的全身性骨病,好发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患者易发生骨折,尤其常见于脊柱、髋部和腕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可确诊骨密度降低。发病与雌激素缺乏、钙摄入不足等因素相关,治疗药物包括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吸收药物,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
对于骨质增生患者,建议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进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骨质疏松患者需保证每日钙摄入量,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进行抗阻力训练增强骨强度,戒烟限酒,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两类疾病均需遵医嘱规范治疗,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障碍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