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冒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病毒性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可能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不适。治疗方式主要有生活护理、对症用药、抗病毒治疗、中医调理、预防并发症。
1、生活护理
保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缓解鼻塞,淡盐水漱口有助于减轻咽部炎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控制在50%-60%,避免接触冷空气或刺激性气体。
2、对症用药
发热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解热镇痛药。鼻塞严重时短期使用盐酸伪麻黄碱片,咳嗽明显可选用右美沙芬口服溶液。避免自行联用多种感冒药,防止药物过量。
3、抗病毒治疗
发病48小时内确诊流感病毒感染时,可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利巴韦林气雾剂适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4、中医调理
风寒型感冒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风热型适用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根冲剂有抗病毒作用,小柴胡颗粒对反复低热有效。中药使用需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混用产生相互作用。
5、预防并发症
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耳痛、脓涕等中耳炎征兆,或气促、胸痛等肺炎表现。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哮喘患者应备好支气管扩张剂。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高热不退需及时就医。
病毒性感冒期间宜选择粥类、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但应避免人群聚集。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出现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接种流感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