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造影检查是怎么做的
冠心病造影检查通常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通过向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并借助X光成像技术观察血管狭窄或堵塞情况。检查过程主要包括术前准备、局部麻醉、导管插入、造影剂注射和影像采集等步骤。
冠状动脉造影术需在导管室进行,患者需平卧于检查台并连接心电监护设备。医生会在手腕桡动脉或大腿股动脉处进行局部麻醉,随后穿刺动脉并插入导管鞘。在X光引导下将导管经动脉系统送至冠状动脉开口,注入含碘造影剂使血管显影。造影剂在血管内的流动过程会被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实时记录,医生通过多角度拍摄获取冠状动脉的立体影像。检查中可能要求患者配合屏气或改变体位以获得更清晰图像,全程通常需要30-60分钟。术后需对穿刺部位加压包扎,患者须保持肢体制动6-12小时以防止出血。检查过程可能出现造影剂过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但发生率较低。
冠心病患者接受造影检查后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若出现穿刺处肿胀疼痛、肢体发麻或胸闷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合并糖尿病者需加强血糖监测。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心脏康复计划,包括有氧运动和情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