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心跳快还是慢
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率可能表现为心跳加快或减慢,具体与缺血程度、基础心脏疾病等因素有关。典型情况下急性发作时多伴随心动过速,慢性缺血或传导系统受累时可能出现心动过缓。
心肌缺血导致的心率变化主要取决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病理机制。急性心肌缺血发作时,机体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代偿性增加心率,试图改善心肌灌注,此时常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心率多超过100次/分钟,可能伴随心悸、胸闷等症状。这种反应在运动诱发的心绞痛中尤为典型,停止活动或使用硝酸甘油后心率可逐渐恢复正常。
当心肌缺血影响心脏传导系统或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时,可能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可低于60次/分钟,严重者出现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这种情况多见于右冠状动脉缺血导致窦房结或房室结供血不足,患者可能表现为头晕、乏力甚至晕厥。部分慢性冠心病患者因长期心肌纤维化也会出现固定心率偏慢的现象。
心肌缺血患者应定期监测心率变化,记录发作时的心率特征及伴随症状。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若出现持续心率异常或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建议使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调节心率,严重传导阻滞患者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