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红病的症状有哪些
真红病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头痛、眩晕、皮肤瘙痒、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症状。
1、早期表现
疾病初期患者可能仅表现为面色暗红、结膜充血等体征,部分人会出现轻微头痛或头晕。这些症状与红细胞数量增多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有关,此时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明显超过正常值。
2、血管神经症状
随着血容量增加,患者常出现搏动性头痛、眩晕耳鸣,尤其在晨起或弯腰时加重。手足末端可能出现灼热感或针刺感,这与微循环障碍和血小板功能异常相关。约半数患者会伴随视力暂时性模糊或视野缺损。
3、皮肤黏膜改变
特征性表现为面部、手掌、耳廓等部位呈绛红色,口腔黏膜可见深红色斑点。洗澡后全身皮肤瘙痒明显,热水会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加重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难以愈合的皮肤溃疡。
4、血栓相关表现
血液高凝状态可能导致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突发肿胀疼痛,常见于下肢深静脉。脑血管意外时可出现言语不清、偏瘫,冠状动脉血栓会引发胸痛胸闷。脾脏因髓外造血而肿大时,左季肋区会有持续胀痛感。
5、全身性症状
疾病进展期可能出现乏力、体重下降、夜间盗汗等消耗性表现。由于尿酸代谢异常,约三分之一患者会并发痛风性关节炎。胃肠道充血可导致食欲减退、腹胀腹痛,严重者会出现消化道出血。
确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后需定期监测血常规,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血栓脱落。饮食应选择低嘌呤食物控制尿酸,洗澡水温不宜超过40摄氏度缓解皮肤瘙痒。出现突发头痛、胸痛或肢体活动障碍时须立即就医,治疗上可能需进行静脉放血或使用羟基脲片等药物控制红细胞增殖,具体方案需由血液科医生根据骨髓穿刺结果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