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检查心肌酶谱
心肌酶谱检查主要用于评估心肌损伤程度,帮助诊断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脏疾病。主要有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等指标。
1、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是心肌特异性酶,在心肌细胞损伤后4-6小时开始升高,18-24小时达峰值。该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高度特异性,持续升高可能提示心肌持续缺血或再梗死。临床常联合肌钙蛋白检测提高诊断准确性。
2、乳酸脱氢酶
乳酸脱氢酶在心肌损伤后8-12小时开始升高,2-3天达到高峰,持续1-2周。该指标虽特异性较低,但持续时间长,可用于回顾性诊断心肌梗死。其同工酶LDH1在心肌中含量较高,LDH1/LDH2比值大于1时提示心肌损伤。
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在心肌损伤后6-8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3-6天恢复正常。该指标也存在于肝脏等组织中,特异性相对较差,需结合其他心肌酶谱指标综合判断。
4、肌红蛋白
肌红蛋白在心肌损伤后1-3小时即可检出,5-12小时达峰值,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作为最早升高的标志物,对早期排除心肌梗死有重要价值,但骨骼肌损伤时也会升高,需结合临床表现鉴别。
5、肌钙蛋白
肌钙蛋白I和T在心肌损伤后3-6小时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峰值,持续7-10天。具有高度心肌特异性和敏感性,是目前诊断心肌梗死的金标准。微小的心肌损伤即可导致其升高,对不稳定性心绞痛预后评估也有重要意义。
进行心肌酶谱检查时需注意采血时间窗,不同指标升高时间存在差异,动态监测更有诊断价值。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骨骼肌来源的干扰,若服用他汀类药物需告知医生。日常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定期进行心电图等心脏健康筛查,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