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后该怎么办
和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后应及时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筛查,必要时需预防性服药。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密切接触者应在接触后1-3个月内完成结核感染筛查。若检测结果为阳性但无活动性结核病症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药物进行3-9个月的预防性治疗。接触后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盗汗等症状时,需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排除活动性结核病。
特殊人群如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等免疫低下者,感染后发病风险显著增加,需更严格监测。孕妇及肝功能异常者使用预防性药物时需调整方案,儿童用药需按体重精确计算剂量。所有预防性用药均需在医生指导下完成,不可自行服药或中断治疗。
接触者应注意保持室内通风,与患者共处时佩戴口罩,加强营养摄入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供给。建议每日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接触后半年内定期复查,出现呼吸道症状及时就医。患者家属可接种卡介苗降低感染风险,但需注意接种后2-3个月才能产生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