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关节痛是怎么回事呢
产后关节痛可能由激素水平变化、钙质流失、过度劳累、受凉或风湿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钙、热敷、理疗、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
1、激素水平变化
妊娠期松弛素分泌增加导致韧带松弛,产后激素水平骤降可能引发关节稳定性下降,表现为手腕、膝盖等部位疼痛。建议避免提重物,通过温和的关节活动帮助恢复。
2、钙质流失
哺乳期钙需求增加,若摄入不足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性疼痛,常见于腰背和髋部。可适量增加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必要时遵医嘱补充碳酸钙D3片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
3、过度劳累
产后抱婴、家务等重复动作易造成肌腱劳损,表现为手指关节或肘部酸痛。建议调整姿势,使用护具分担压力,每日用40℃温水热敷10-15分钟。
4、受凉
产后气血亏虚时接触冷水或冷风可能诱发关节僵硬疼痛。需注意保暖,可用艾叶煮水熏洗疼痛部位,疼痛持续时可考虑红外线理疗。
5、风湿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或产后甲状腺炎等免疫异常可能引发对称性关节肿痛,伴随晨僵。需检测抗CCP抗体等指标,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或雷公藤多苷片控制炎症。
产后关节痛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瘦肉、深色蔬菜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选择散步、产后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改善血液循环;疼痛部位每日可进行10分钟环形按摩,睡眠时用枕头支撑疼痛关节。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关节红肿发热,需及时到风湿免疫科或骨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