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小腿肿和脚踝肿怎么治疗
糖尿病患者出现小腿和脚踝肿胀可通过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药物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糖尿病下肢水肿通常由血糖控制不佳、静脉回流障碍、心肾功能异常、药物副作用、局部感染等因素引起。
1、控制血糖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微血管病变,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水肿。需严格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合并高血压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2、改善血液循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导致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发淤血性水肿。建议穿戴医用弹力袜,每日抬高下肢20-30分钟,避免久站久坐。可配合改善微循环药物如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前列地尔注射液。
3、药物治疗
若合并心力衰竭或肾功能不全,需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减轻水钠潴留。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水肿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感染性水肿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
4、调整生活方式
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限制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避免剧烈跑跳。睡前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注意检查足部有无破损。
5、定期监测
每周测量腿围变化,每月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出现单侧突发肿胀需立即排查深静脉血栓。长期水肿患者建议每3个月进行下肢血管超声和心脏彩超评估。
糖尿病患者应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袜和宽松鞋履,避免赤脚行走。每日检查足部皮肤完整性,使用中性润肤霜预防皲裂。饮食上增加燕麦、荞麦等粗粮摄入,适量食用三文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若水肿持续加重或伴随呼吸困难、尿量减少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心肾并发症。建立血糖、血压、体重定期记录表,就诊时携带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