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有哪些症状
艾滋病可能出现持续发热、体重下降、慢性腹泻、淋巴结肿大、反复感染等症状。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症状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三个阶段,不同阶段表现差异较大。
1、持续发热
艾滋病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数周的低热或高热,体温多在38-40摄氏度之间波动。发热可能与HIV病毒血症、机会性感染或淋巴瘤有关。患者常伴有夜间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出现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HIV抗体检测。
2、体重下降
艾滋病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体重减轻,6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体重下降可能与食欲减退、营养吸收障碍、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患者常伴有肌肉萎缩、皮下脂肪减少等消耗症状。保持均衡营养摄入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3、慢性腹泻
艾滋病患者可能出现持续超过1个月的慢性腹泻,每日排便3次以上。腹泻可能与肠道机会性感染、HIV肠病或药物副作用有关。患者常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腹泻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4、淋巴结肿大
艾滋病患者可能出现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直径多超过1厘米。淋巴结肿大可能与HIV病毒复制活跃、免疫系统激活或淋巴瘤有关。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硬,通常无压痛,多出现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
5、反复感染
艾滋病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发生的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常见的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带状疱疹、肺结核、肺孢子菌肺炎等。反复感染与CD4+T淋巴细胞数量下降导致的免疫功能缺陷直接相关。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感染风险。
艾滋病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应保证足够热量和优质蛋白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生冷、不洁食物,防止肠道感染。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物品,防止血液传播。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