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核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桃核具有润肠通便、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主要用于改善便秘、跌打损伤、咳嗽气喘等症状。桃核的主要作用包括促进胃肠蠕动、辅助散瘀消肿、缓解呼吸道痉挛等。
1、润肠通便
桃核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膳食纤维,能刺激肠道蠕动,软化粪便,有助于缓解功能性便秘。对于长期久坐、饮食精细导致的排便困难,可适量使用桃核仁研磨冲服。但肠梗阻患者禁用,避免加重病情。
2、活血化瘀
桃核的提取物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用于轻度跌打损伤后的局部肿痛。常与红花、当归等配伍制成外敷药膏,帮助消散皮下淤血。但孕妇及出血性疾病患者应避免使用,防止诱发流产或加重出血。
3、止咳平喘
桃核中的苦杏仁苷成分可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引起的咳嗽气喘有一定缓解作用。通常需配伍桑白皮、麻黄等中药材煎服,单用效果有限。呼吸衰竭患者需谨慎使用。
4、抗氧化
桃核壳多酚类物质能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氧化损伤,其提取物可用于辅助改善皮肤衰老。日常可将桃核壳煮水后外敷或浸泡,但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皮肤红斑瘙痒等反应。
5、驱虫杀虫
桃核中的扁桃酸对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有麻痹作用,民间常用桃核仁捣碎后空腹服用驱虫。现代医学更推荐使用阿苯达唑片等规范驱虫药,避免自行用药导致肠道穿孔风险。
使用桃核时需注意去壳取仁,避免误食坚硬外壳损伤消化道。建议将桃核仁炒制或蒸煮后使用,降低苦杏仁苷毒性。日常可配伍蜂蜜、黑芝麻等润肠食材增强效果,但单次用量不宜超过10克。出现腹痛、皮疹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胃肠功能较弱者及儿童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保存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