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自己骨折了
骨折可通过局部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剧烈疼痛、功能障碍等表现判断。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局部畸形
骨折后患肢可能出现明显变形,如成角、缩短或旋转。闭合性骨折可见局部肿胀隆起,开放性骨折会有皮肤破损伴骨端外露。触摸时可感知骨骼连续性中断,与健侧对比更易发现异常。
2、异常活动
在非关节部位出现异常活动是骨折的特征性表现。例如前臂骨折时,两骨断端间可能出现反常运动。测试时需轻柔避免二次损伤,该体征常见于完全性骨折。
3、骨擦音
移动患肢时可能听到断端摩擦产生的骨擦音,触诊时也可能感觉到骨擦感。该体征具有诊断特异性,但检查可能加重损伤,非专业人员不建议主动尝试诱发。
4、剧烈疼痛
骨折部位会出现锐性疼痛,移动时加剧并伴有明显压痛。疼痛程度通常超过普通软组织损伤,按压骨折线所在位置可诱发剧烈锐痛,疼痛范围较局限。
5、功能障碍
患肢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如上肢骨折无法持物,下肢骨折不能负重行走。功能障碍程度与骨折严重性相关,复合骨折可能出现完全功能丧失。
疑似骨折时应立即制动患肢,用夹板或硬板固定避免移位,冰敷可减轻肿胀疼痛。禁止自行复位或揉捏患处,转运时保持受伤部位稳定。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康复期遵医嘱进行循序渐进的负重训练。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老年人需特别注意预防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