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导致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可能由肛门括约肌损伤、神经系统疾病、直肠脱垂、炎症性肠病、老年退行性改变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无法自主控制排便、肛门潮湿、肛周皮肤刺激等症状。
1、肛门括约肌损伤
肛门括约肌损伤是导致大便失禁的常见原因,可能与分娩时会阴撕裂、肛周手术创伤、外伤等因素有关。患者常伴有肛门疼痛、排便无力感。治疗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括约肌修复术或生物反馈训练,药物可选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调节肠道功能。
2、神经系统疾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会影响直肠感觉和括约肌控制能力。这类患者往往伴随肢体麻木、排尿障碍等神经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配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
3、直肠脱垂
直肠全层或黏膜层脱出肛门外会直接破坏肛门闭合机制,常见于长期便秘、慢性咳嗽患者。典型症状包括排便不尽感、肛门肿物脱出。轻症可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重症需行Altemeier手术等直肠固定术。
4、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慢性肠道炎症会导致直肠顺应性下降,急性发作期可能出现急迫性失禁。患者多伴有腹痛、黏液脓血便。治疗需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片控制炎症,严重者需行回肠储袋手术。
5、老年退行性改变
随着年龄增长,盆底肌肉萎缩、直肠感觉减退会导致被动性失禁,常见于长期卧床老人。这类患者往往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以护理干预为主,可使用成人纸尿裤,配合乳果糖口服溶液预防便秘。
大便失禁患者需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使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饮食上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每日食用燕麦、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进行规律的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每日3组每组10次收缩训练;失禁严重时可使用肛门塞等辅助器具,所有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