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和血栓的区别是什么
心梗和血栓是两种不同的心血管疾病,心梗通常指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血栓则是血液在血管内形成的异常凝块,可能引发血管堵塞或栓塞。
心肌梗死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导致心肌供血中断,典型症状为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冷汗等,需紧急医疗干预。血栓可发生在动脉或静脉,动脉血栓可能导致心梗或脑梗,静脉血栓如深静脉血栓可能引发肺栓塞,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或呼吸困难。心肌梗死需通过心电图、心肌酶检测确诊,治疗包括溶栓、支架置入或搭桥手术。血栓诊断依赖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利伐沙班或手术取栓。心肌梗死预后与再灌注时间密切相关,延迟治疗可能造成心力衰竭或猝死;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致命性栓塞,需长期抗凝预防复发。
预防心梗需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运动;血栓预防包括避免久坐不动、术后早期活动及高危人群药物预防。出现胸痛、肢体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心梗患者需随身携带硝酸甘油,血栓患者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日常饮食应低盐低脂,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适度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心血管健康,但所有干预措施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